信息来源:省工信院 | 发布时间:2024-12-17 10:36:06
12月13日,由杭州市委办公厅主办的2024年第二期“公述民评”面对面电视问政活动如期举行,杭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陈谨参加活动并作讲话。本期活动主题是“以旧换新”,设置了如何做好“消费品以旧换新”“基础设施更新”“大规模设备更新”三个交流讨论话题。我院产业政策研究所所长宋婷受邀作为点评专家参加第三个话题“大规模设备更新”的讨论,与宋婷所长一同参加圆桌讨论的还有杭州市经信局局长王越剑、西湖区区长周扬、萧山区区长姜永柱、钱塘区长沈燕俊和政协代表、民意代表。
在圆桌讨论的点评环节,宋婷所长针对民意代表提出的大规模设备更新覆盖面仍不够高的问题,总结了四个方面的主要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对政府部门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
宋婷所长指出,这次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落地中,覆盖面还不够高,主要有四个原因:第一,对大企业来说,要不要投资,主要是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发展需要,受政策影响相对比较小。事实上,杭州的大企业一直在持续地在进行技术改造,装备水平总体已经比较高了,在当前的形势下,不少企业持观望态度。第二,对中小企业来说,倒是更容易受到政策的刺激和带动。但是,这次的“两新”政策,国家和省里的投资门槛都要2000万;从技改政策看,杭州市的补贴门槛是1000万元,区县一般是500万元左右,不少中小微企业可能就够不上了。第三,哪怕企业有了投资意愿,要真正落地,还需要一系列的前提条件。比如钱从哪里来?能满足企业个性化升级需求的装备从哪里买?优化装备后新的高素质工人从哪里招?新产线投产后,持续的订单从哪里来?等等。这些条件没有,企业就不可能贸然去投资。第四,今年国家和省里的“两新”政策是第一年,组织时间上比较急,要求也比较高,很多企业甚至区县对政策不了解、吃不透。
围绕上述问题,宋婷所长提出四个方面建议:第一,要让企业觉得做这件事情,不是花钱,而是赚钱。技术改造的前道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要支持企业开发更多适销对路的新产品,这样企业就自然而然会有动力技改,因为技改出来的产能马上能赚钱。第二,除了给企业真金白银的补贴,还需要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比如数字化、绿色化改造中,让企业能更加方便、更加便宜地找到对口的服务商,切切实实地让企业通过技改实现提质增效降本。第三,地方政府要加强前期项目的储备,对于生产订单饱满的企业或是有意转型升级的企业,可以利用好这次政策窗口期,在项目的前期工作上早准备。第四,要与时俱进,制定更多适应杭州产业特点的扶持方式。杭州作为引领型的城市,推进技术改造不能简单地停留在老旧设备的更新,比如可以发挥大企业多的特点,探索“链式改造”,让供应链中的大企业牵头,围绕提升整个供应链水平和响应能力,带动链上的中小企业一起来开展技术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