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省工信院 | 发布时间:2025-09-17 15:25:41
近日,受杭州电视台邀请,我院产业政策研究所所长宋婷参加“我们圆桌会”特别节目——《我为“十五五”献一策:优化营商环境 激活经济发展“强引擎”》。一同参加圆桌讨论的还有浙江省新型智库研究会副会长朱李鸣研究员、浙江省发展改革委信息中心营商环境部副主任冯锐、浙大城市学院商学院副院长沈奇泰松教授等等专家,浙江省香港商会荣誉会长欧镇江、杭州德是创投管理合伙人柴宇勇等金融界代表,每日互动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刘宇、浙江可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赖晓烜等企业家以及杭州市相关部门领导。
一座城市的活力,离不开经济的蓬勃发展;而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一片肥沃的土壤——那就是一流的营商环境。“十四五”期间,杭州城区人口突破1000万大关、GDP突破2万亿大关,实现从特大城市到超大城市的跨越。步入“十五五”时期,杭州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杭州“历史文化名城、创新活力之城、生态文明之都”的城市定位,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化水平,营造更高水平的营商环境至关重要。
宋婷谈到: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态土壤,也是区域竞争力的“杀手锏”。杭州的营商环境,无疑走在全国前列,是这座城市的“金名片”。宋婷认为,可以用三个词——效能、公平、开放来概括杭州营商环境。效能主要体现在基于数字化手段的企业办事的“零跑腿”。官方用“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来概括杭州的营商环境。“到”与“不到”的边界,是企业的需求;而实现“到”与“不到”的手段,是杭州走在全球前列的数字化能力。公平主要体现在保护企业、保护企业家,公平对待创新和市场。民营企业贡献了杭州60%以上的GDP、85%以上的就业,杭州曾连续四年蝉联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城市榜单冠军。开放主要体现在跨境贸易自由化、区域协同开放、全球创新合作、制度型开放突破等。同时,宋婷也立足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从进一步提升国际化水平和政策设计精准性提出了意见和建议。